科技变革动力新,水源处理前景阔
——访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晏永祥
诗仙李白曾长叹“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饱含豪壮与爱怜;贺敬之先生也写下“青山绿水绕长安,人间天上共一般”,盛赞祖国山明水秀,风景壮丽;习近平主席也时常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跨越古今,自然与人民共存共建,我们从自然界发展而来,仰赖自然、赞颂自然、改造自然,又不可避免的损害自然。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从来不是绝对的单选题,非此即彼,而是包容的多选题,可以良性互转,共同存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与生产时发展技术减少碳排放,同时具备足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在水处理行业,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晏永祥为发展与保护两者间的平衡提供了建设性的技术与贡献。
勤勉不辍聚伟力
匠心独运促发展
晏永祥本科学习有机化工专业,在攻读研究生时聆听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栾兆坤先生关于污水治理方面的专题报告,深感共鸣与受益。晏永祥也因此与栾兆坤研究员相识并拜他为师,由栾兆坤研究员带领进入了无机铝铁盐水处理剂行业。2001 年,晏永祥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南宁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也是在这一年,晏永祥提出引进中科院先进技术,开发高效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产品的倡议,然而却被总工以产品生产成本高,项目产品效益不明显而拒绝。但他却绝不认输,独立思考,接连进行市场调研,将提升产品质量、公司开发高效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具有成本优势和地理优势及可以填补国内造纸行业空白,顺应造纸行业从酸性造纸过渡到中碱性造纸趋势这三大优点摆出,成功获得了董事长的表态支持。结果也不负众望,产品从零起步,仅三年时间,生产规模达到 30000 吨 / 年,生产技术水平领先国内同行,产品 70%出口创汇,年出口量全国第一。2004 年该项目作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处理剂产业化骨干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晏永祥也被聘为全国铝盐行业专家。同时晏永祥在天津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匠心精神去追求创新,研究“PAC 中碱性造纸施胶沉淀剂研制开发”项目,于 2006年获得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2 年开发的“粉状高纯聚氯化铝及其复合物工业化开发”项目,验证了晏永祥做出的推测,获得全国铝盐行业无机化工科技奖 – 技术发明奖。该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促进了我国造纸行业从酸性造纸过渡到中碱性造纸,推动了我国造纸行业技术进步。
在博士毕业后,晏永祥进入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继续研究水处理剂生产和应用技术。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朝辉先生慕名找到晏永祥作为校方负责人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年产 2 万吨高效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产品并取得成功。2012 年农历春节期间,企业普遍放假但广西龙江河突然发生镉污染。政府联系到晏永祥希望他能够为此想想办法。晏永祥立刻联系建衡公司董事长何朝辉先生,紧急召回工人复工复产,将净水剂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参与解决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处理。国家与时代不会辜负任何一个真正具有才华与善心的人和团体。2018 年,该项目成果被湖南省政府评为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评为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晏永祥的事迹被长沙晚报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刊出,晏永祥本人被湖南省环境治理行业协会聘为水处理专家,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环保治理行业“领军人物”、“先锋人物”和“环保人物”,被授予“全国无机化工行业四十年发展创新贡献者”称号。
匠心首先是指对于做产品做事情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也正是晏永祥秉持匠心精神对水处理事业持续投入和不懈追求,以及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才赢得了如今荣誉加身的场面。
科技人才当并举
企业发展从长计
以悲悯之心观察世界,以坚毅之心实干兴邦,想人之所想,解人之所难,这样的人,是晏永祥——既是学者也是民族企业家。
晏永祥在企业参观时,不仅闻到了刺鼻的气味,还发现车间需要人工往调理罐加石灰进行污泥处理,再从压滤机卸泥,泥饼含水率仍较高,工人卸泥吃力。他见此十分痛心,希望创办企业,通过研发为相关行业提供服务与产品。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因此落地。
古语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创办公司才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 2 家企业倒闭。中国 8000 多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 2.9 年。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水处理药剂生产与应用行业,如何长久生存是真正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对此,晏永祥及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认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发展的关键之举,长远规划是在变局中破局的稳健托手。
晏永祥本身便是全国铝铁盐行业专家,有 20 多年水处理药剂、水处理技术开发和服务经验,熟悉国内污水、污泥处理行业情况,有十多项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方面的专利,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在污泥脱水调理方面的技术领先国内同行。目前,晏永祥已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污泥深度脱水问题上,并联合相关专家、学者共力研发,不断更新技术,增加技术壁垒,凸显公司及其产品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在人才培养上,公司秉持追求卓越、创建一流、成就未来,以人才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建设出通过开发特色服务,在创新发展中锻炼和培养人才的实践模式,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公司目前主要依靠长沙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和长沙理工大学化工材料新技术研究所的博士、教授和研究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前期主要依靠晏永祥和团队的技术积累。同时,按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发展集药剂、设备与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在污泥调理药剂产品供应方面就近市场设置生产基地,减少运输成本,目前已规划建设华南市场药剂生产供应基地,明年建设华中市场药剂生产供应基地和华东市场药剂生产供应基地,在长沙建设污泥调理设备生产基地,控制设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互利互惠。市场营销方面,计划采用代理制度,在片区内建设示范项目,根据示范项目情况,按片区开发,招有实力与意愿的代理商,重要项目公司直接经营,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如今,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成熟的从事水处理技术、设备和药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型环保公司,提供专业的水和污泥处理技术、设备和药剂服务,在行业内享誉颇丰。
污泥处理积年疾
攻坚克难巧突破
晏永祥认为:“做为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图的是创新,但从事环保治理,更重要的是要讲实效,要解决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水污染治理还只停留在重水轻泥的窠臼之中,污泥处理行业“拖后腿”的问题突出,亟待解决。其中污泥脱水调理是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关键环节,影响到整个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设备生产效率、项目投资、生产占地和处理成本。在晏永祥的带领下,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污泥连续调理智能控制与特色药剂”成套技术调理污泥。该技术可对流动的污泥进行精准控制,连续调理,控制指标包括污泥浓度、流量、药剂用量和污泥 pH 值等。调理后的污泥,利用普通的板框压滤机也能将污泥含水率降到 50%,滤液 pH 值为中性或近中性,对生产设备、管道和控制仪表等腐蚀性小,可延长生产设备、管道和控制仪表的使用寿命。生产车间无臭味,工作环境好。并且该技术适应性广,可用于所有污泥深度脱水调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跟着时代走,才能走上发展的通途。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理念的提出,晏永祥携公司重点攻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痛点环节,聚焦于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革新、高效设备的研发以及配套药剂的优化,同时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力求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市政污泥、造纸污泥、印染污泥以及农业秸秆、农林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富含热值物质的资源化难题,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污泥能源化或碳化的解决方案。这一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单独焚烧污泥所带来的热值低、废渣产量高、热效率低下等问题,还能解决农业废弃物燃烧时飞灰多、燃烧速度快、热利用率低与经济创收双重挑战,探索出一条环保新路径,有效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实现了废物的华丽转身——其产物可转化为高价值的燃料或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增值。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感与担当,更展现了其在推动循环经济、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的远见卓识,真正实现了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古之学者,名流历史之属,无不怀有坚忍不拔之志与人文关怀之心。非坚忍不拔之志不能忍受孤坐“冷板凳”之苦,难以克服开创事业之艰;非有人文关怀之心不能感受人间之疾苦,难以维持事业之长远。惟有二者兼得,才能做得大事,赢得时代的呼声。晏永祥正是这样坚韧而悲悯的学者,也是时代号召下的民族企业家。当越来越多“晏永祥”式的学者出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