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由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数境杯”数据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专业赛(第八届)重磅来袭!
中国信通院“数境”品牌赛事起始于2017年工业大数据创新大赛,伴随着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成长,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覆盖能源、装备、电子信息、钢铁、化工等多个行业,吸引近5万名选手报名参赛,获得大量曝光量。
大赛以“数据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大模型、柔性制造和数字孪生领域,旨在挖掘一批创新性突出、应用效果好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共筑数据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生态。
赛题亮点
技术引领
本次大赛围绕“工业时间序列大模型” 这一突破性前沿方向设置赛题,围绕多模态融合、多尺度分析、多通道交互等关键技术设置综合性挑战。填补了国内赛道中以工业数据为核心场景的大模型竞赛空白,不仅直观呈现了大模型技术在工业场景落地的最新探索成果,更为推动 AI 技术从专用模型向通用能力跨越搭建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平台,成为衔接技术前沿与产业需求的关键纽带。
落地应用
深圳市宝安区作为制造业强区,众多企业在质量检测、设备运维、排产优化等核心环节,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依赖程度极高。本次大赛立足真实工业场景,通过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任务,引导选手构建具备通用性的大模型,能够“一模多用”,同时应对多个工业场景下的挑战。我们希望让比赛成果真正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助力宝安工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政策加码
大赛总奖金高达300000元,单赛道奖金100000元,除高额奖金外,获奖团队还可享受配套优惠政策:
1.深圳市宝安区聚焦软件、数字文娱、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推出全方位扶持:数字文娱企业入驻优质楼宇享阶梯免租,对规模以上软件和互联网企业获租金和营收增速奖励,工业数字化服务商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获一次性奖励,人工智能大模型主体使用智能算力最高补贴100万元,软件核心团队与“凤凰英才岗”人才享专项资助及子女入学、医疗、安居等优惠,全力激活企业发展潜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升级。
2.深圳市宝安区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整车示范、零部件产线最高资助3000万元,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车规级认证等多维度配套支持;企业产值突破还有分档奖励。政策红利加持,助力企业抢占未来汽车产业新风口!
(注:详细政策信息请前往后文【宝安区产业政策】查看)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赛程安排
具体赛程安排如下
报名阶段
2025年8月11日9:00至9月27日24:00
初赛阶段
2025年8月15日9:00至9月27日24:00
复赛阶段
2025年9月29日9:00至10月9日24:00
决赛答辩
2025年10月中旬
颁奖典礼
2025年10月中旬
备注:以上赛程及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各赛题赛题页日程为准。
赛题介绍
赛题1
大模型—工业多重场景挑战
出题方: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北京清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赛题场景:围绕工业制造中的时序预测、排产优化、设备运维等多重挑战,采用大模型技术进行多模态数据训练和调优,考察单个模型解决多个问题的综合能力
能力考验:多尺度时序信息的捕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多通道融合策略
赛题2
柔性制造—电子产品产线排产智能调度
出题方: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赛题场景: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制造企业订单越来越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向发展,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能力
能力考验:柔性产线多约束条件下算法计划和调度的效果和效率
赛题3
数字孪生—制造设备预知性维护
出题方: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赛题场景:机械制造领域制造设备老化、磨损、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设备故障,给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困扰。通过大数据、机理模型和AI算法,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建立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提前预测设备的故障,提高制造设备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能力考验: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结合传感器数据、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构建综合的数字孪生模型的综合能力
大赛奖项
奖项 |
数量 |
金额 |
一等奖/赛道 |
1 |
¥30,000 |
二等奖/赛道 |
3 |
¥15,000 |
三等奖/赛道 |
5 |
¥5,000 |
参赛报名
报名链接https://www.industrial-bigdata.com/Competition(复制至浏览器打开,或戳“阅读原文”)
)
欢迎扫码登录大赛官网报名
宝安区产业政策
宝安区重点产业政策
一、培育工业数字化服务产业集群
每年遴选不超过30家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对于产品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的,自动增选为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给予每家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软件和解决方案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追加3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对客户数量达到100家且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软件企业租金支持
鼓励园区运营主体对入驻的规上软件和互联网企业提供租金优惠。对享受园区运营主体市场评估租金25%及以上优惠的入驻企业,同步给予市场评估租金25%、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四、壮大产业中坚力量
对规模以上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及增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给予年营业收入增量1%、最高500万元奖励:
(一)10亿元以上且增速10%以上;
(二)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且增速20%以上;
(三)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且增速30%以上;
(四)1亿元以下且增速40%以上。
五、加大软件人才引育力度
对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大技术攻关的核心团队,给予市资助金额20%、最高2000万元支持。对获得市软件创新人才奖励和市骨干软件人才奖励,以及入选区“凤凰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软件和互联网人才,给予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专项优惠政策。
六、拓展软件产品应用空间
支持首版次软件应用,对获得市首版次软件资助的软件开发企业,给予市资助金额20%、最高200万元支持。
七、数字文娱租金优惠扶持
支持数字文娱企业入驻集聚基地优质楼宇(下称优质楼宇),区内优质产业空间业主可申请参与本方案,按照“政府补一点、园区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入驻企业享受以下租金优惠。具体如下:
对满足条件入驻优质楼宇的数字文娱企业,其配置标准内的租赁面积(详见租赁面积配置标准),可按照如下标准享受租金优惠:
1. 对2025年入驻优质楼宇的企业,享受12个月免租;2026年剩余月份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30%缴交;2027年,根据企业上年度月平均营业收入增速情况,租金按不同比例缴交:
(1)企业上年度月平均营业收入增速20%(含)以上,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30%缴交;
(2)企业上年度月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为10%(含)至20%(不含),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50%缴交;
(3)企业上年度月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为0(含)至10%(不含),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70%缴交;
(4)企业上年度月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为负,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缴交。
2. 对2026年入驻优质楼宇的企业,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30%缴交;2027年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50%缴交。
3. 对2027年入驻优质楼宇的企业,当年度租金按照市场参考价的50%缴交。
八、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全要素创新发展
对上一年度租用智能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及推理的主体,按照不超过服务合同金额的20%给予支持,单个主体年度补贴金额最高100万元。
九、凤凰英才的奖励
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凤凰英才岗”人才评聘分为人才直认和人才遴选两种方式,设 A、B、C、D四档,资助标准分别为每年 48、36、24、12万元,支持周期三年。
人才直认的“凤凰英才岗”的申报人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一)成功入选2025年度工信领域国家人才专项的人才;
(二)2025年度成功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向上推荐申报工信领域国家人才专项的人才;
(三)2023-2025年连续3年成功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局向上推荐申报工信领域国家人才专项的人才;
(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近三年成就、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等,经局党组评议后决定推荐的其他人才。
人才遴选的经营管理类“凤凰英才岗”设岗单位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一)上年度产值 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营业收入 5亿元以上的软件信息企业;
(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四)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或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的独角兽企业。同一企业原则上每年申报推荐的经营管理类“凤凰英才岗”人才不超过1名。
智能网联汽车
1.支持整车制造示范项目落地。对整车生产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对生产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L3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车型的项目按照每个车型予以资助,资助比例按程序报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审定。
2.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环节产线落地。对新建智能网联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线项目的,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不含地价)的2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最高3000万元。
3.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车规级芯片半导体、车辆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领域技术研发,按市级主管部门资助金额的20%给予配套资助,最高300万元。
4.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建设。对经上级认定的重大创新平台,按照市级主管部门资助金额的20%给予配套资助,最高200 万元。
5.鼓励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扩大生产。对年产值(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2亿元、5亿元、10亿元、50亿元的,分别给予奖励。
6.支持建设优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测试检测、高精地图、车路协同、场景仿真等平台,按市级资助金额的20%给予配套资助,最高200万元。
7.支持企业开展车规级检测认证。对通过ISO16949和 AECQ系列认证的企业,按其实际认证费用的20%给予资助,每年最高100万元。
8.支持举办行业展会和学术论坛。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形象和地位有促进作用的,按照市级主管部门资助金额的给予配套资助,最高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