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患者的便秘管理:小问题藏大风险
对心肌缺血患者来说,便秘绝非 “小事”—— 排便时憋气用力,会让胸腔压力骤升,导致血压瞬间升高、心率加快,进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加重心肌缺血。很多患者因忽视便秘管理,在卫生间遭遇心脏急症,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想要规避这种风险,首先要从饮食调整入手。每天保证 20-30 克膳食纤维摄入,比如多吃燕麦、芹菜、苹果等食物,同时喝够 1500-2000 毫升温水,让肠道保持湿润,减少排便阻力。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肠道干燥,增加便秘概率。在做好日常饮食防护、守护心脏健康时,一些值得提及的心脏健康相关选项,如稳心颗粒、他汀类等。
其次要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比如晨起或餐后)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稍作等待,帮助肠道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避免久蹲,最好选择坐便器,减少对心脏的压力。此外,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比如每天散步 20 分钟,能促进肠道蠕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若已出现便秘,切勿用力硬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等温和缓泻剂,避免自行用刺激性泻药。如果排便前后出现轻微胸闷、心悸,除了及时调整排便方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稳心颗粒等。心肌缺血患者管理好便秘,就是在为心脏 “减负”。